第847节(1 / 2)
所以,只看顾母那敷衍的模样,就知道,她的这个婆婆根本就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。
趁着上车的机会,周子琴塞给顾二弟一个纸条和一沓钱,低声叮嘱着。
顾二弟今年十六岁,已经是个半大小伙子。
面对刚进门的嫂子,他多少有些腼腆。
不过,在当下,讲究的就是一个“长嫂如母”。
嫂子虽然年轻,还看着很是娇气,但人家的行事做派,颇有当家长嫂的模样。
顾二弟本能的敬重。
他知道,嫂子是好心,便听话的接了过来。
“还有,你回去后好好考虑一下,如果想来京城,也给我打电话!”
周子琴是真的做到了爱屋及乌。
且,她有绝对的实力,可以照顾婆家的小叔子、小姑子。
“嫂子,我明年就可以考大学了,我想试一试!”
顾二弟不如顾青城优秀,可也是有些傲气的。
大哥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到京城,他就算比不上哥哥,也可以去省城的大学。
再说了,就算考不上,还有兄嫂托底。
顾二弟的心态非常平和,有了退路,他也愿意拼一拼!
“好!那就试一试!”
“我和你大哥都不在家里,爹娘就拜托你和弟弟妹妹了!”
周子琴望向顾二弟的眼神都是诚挚的。
顾二弟:……嫂子太客气了!
而且,大哥真的娶了个好媳妇儿。
不像隔壁村的一个媳妇儿,不过是有个屠宰场临时工的工作,嫁给农村出身的丈夫后就各种颐指气使。
还是大嫂最好!
明明是个大小姐,还陪嫁了这么多,却半点架子都没有!
“大嫂,您和大哥也要多保重。我、我会给你们写信的!”
顾家人恋恋不舍的上了火车,隔着车窗,还在朝着月台上的周子琴拼命挥手。
呜~~~
咔、咔咔~~
火车终于开动了。
躺在舒适的床铺上,顾母那叫一个兴奋。
“哎呀,回去后,我一定要好好跟村子里的人说道说道!”
顾母说话的时候,还不忘把左手举到面前,手腕上,赫然就是一块崭新的手表。
“娘,我觉得,您说归说,可千万别乱应承。”
顾三妹十三四岁,年纪不大,人却十分伶俐。
她一边说,一边下意识的晃动脚腕儿,她的脚上穿着一双锃光油亮的黑皮鞋。
“应承?我能应承啥?再说了,你哥是咱们刘家庙最有出息的人,他在京城,要是乡亲们想去京城,肯定会投奔他啊!”
顾母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。
顾三妹却表示,“乡亲们要去京城办事,投奔大哥也没啥。但,娘,你可别忘了,大嫂是个手松的——”
男主要吃软饭(十五)
顾三妹说着话,顺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裙子。
嗯,白衬衣,白底红格儿的背带裙,还有白袜子、黑皮鞋,都是大嫂在京城的百货大楼给买的。
一整套下来,居然要十七八块钱。
他们两个半壮劳力,又是种地,又是喂猪,一年下来,也未必能攒下一百块钱。
结果呢,一套衣服,就花了这么多。
跟在大嫂身边,亲眼看到她掏钱,顾三妹的心都跟着直哆嗦。
关键是,大嫂不是只给她一个人买,也不是只给她买了一套衣服。
顾三妹偷偷算了笔账,大嫂给他们一家买东西,少说也花了一千块钱。
他们家的家底儿,未必有一千块钱呢!
除了大嫂有钱,也是她足够大方。
“……”
听到顾三妹的提醒,顾母也反应过来。
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在京城的这些日子,颇有些感慨的说道,“你大嫂什么都好,就是手太松!”
给婆家买东西这么痛快也就罢了,周子琴对家里请来的帮佣也特别大方。
顾母就亲眼看到儿媳妇随手就给了魏妈一沓钱,让她去买菜、买东西。
虽然魏妈也会记账,可儿媳妇从来都没有查过啊。
花了多少钱,有没有偷偷昧下,有没有故意浪费……这些问题,儿媳妇居然全都不在意。
顾母颇有些看不过眼。
有时候忍不住,也会絮叨两句。
周子琴倒是乖乖的答应,并表示,以后会注意。
态度很好,可就是不改啊。
而顾母知道,以她的身份,以顾、周两家的差距,她不好再多说。
她只能暗暗着急——
是,儿媳妇花的是人家自己的嫁妆。
自古以来,算计儿媳妇嫁妆的行为,都是非常丢脸的。
顾母也没有那么的极品。
但,她总觉得,儿媳妇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