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节(2 / 2)
兴、又是鄙夷:呸!贪官!
更有乡绅、耆老对赵青云十分不屑:到底年轻啊!六元及第又如何,身上的毛儿都还没有长齐呢!
就算这赵状元不好湖弄,他的母亲和妻子却是蠢的。
先把女卷拉下水,县尊什么的,也就只能乖乖就范!
正巧赵青云在修缮官衙,女卷们就纷纷跑去忽悠顾倾城和韩娇娇。
“大郎,合阳县的‘积善人家’真多啊,‘捐’了这么多钱。”
顾倾城十分感慨。
韩娇娇也一本正经的附和,“阿娘说的是。几个富商的太太,还主动介绍了自家常用的工匠,砖瓦、石块等物,也都捐赠了许多呢。”
赵青云:……阿娘、娘子,都是自家人,就别演戏了,成吗?
如果说过去,赵青云还会很傻很天真的认为自家亲娘是“歪打正着”。
那么随着年岁的增长,随着“巧合”的次数增多,赵青云再也不会这么想了。
尤其是韩娇娇过门后,这对婆媳,简直就是惊人的“相似”——
总是顶着好傻好天真的脸,把那些自诩聪明的人骗得团团转。
旁人是扮猪吃虎,自家亲娘跟娘子则是大智若愚。
不过,这种事儿吧,自家人心知肚明就好,没必要说破。
“是啊!都是积善人家!”
赵青云忍着内心的疯狂吐槽,便开始挽起袖子大干。
当地豪族、富商们用来收买、拉拢他的“乐捐”,被他用来修官衙、修路。
三个月后,崭新的官衙闪亮出场。
县城外,一条又宽又结实的簇新官道,也出现在众人面前。
豪族、富商们暗自得意:这不就被咱们拖下水了?
不过,这位赵状元倒也没有太贪,还能拿出一部分来做些实事。
要钱、也要名,更加好对付了。
豪族、富商们纷纷安了心,又利用顾倾城、韩娇娇生日的机会,送了厚厚的一份大礼。
什么干股、什么铺子,更是丝毫都不吝啬。
就连城外的一处土匪窝子,收到了消息,居然也想方设法的找上了赵青云。
赵青云:……
没说的,一个字——剿!
他是个文官,可他妻子的外家,他的亲弟弟,以及亲弟弟老婆的娘家,都是武将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