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73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运河很远,但很少为了水源而发过愁。

顾惜朝来的时候,也能看见,这庄子不算富庶,但也有些田园牧歌,鸡犬相闻的乡野风光,春耕过后,麦浪青翠,一畦畦田地被阡陌小道分块,茅草农家院连成片,炊烟袅袅。

他坐在马车里,手中拿着姜子靥的水车图。

柳儿已经被姜子靥赏赐给了他,望着马车外欣喜道:“先生,咱们到了。”

顾惜朝将水车图收了起来,轻轻嗯了一声。

他以为姜子靥收用了自己,给他的第一件差事定然十分凶险复杂,他甚至有了自己会被派去刺杀某人的觉悟。

但姜子靥居然给了他一张水车图,还是他自己画的,然后说:“我就想把我设计的这个给做出来,哥哥给了我一个小庄子,位置不远不近,你去那儿给我把水车修出来。”

他的语气还是一向的混不吝,仿佛就是突发奇想,如同一个普普通通的纨绔子弟一样,一句话就把他打发到了鸟不拉屎的乡下。

顾惜朝几乎要以为这是一种流放,但显然,如果姜子靥不准备用自己,那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的把自己从世子那里保下来。

但是无论怎么说,如今到了手上这份差事,他的确百思不得其解。

小满村太平平无奇,这水车图倒是画的很精巧,但也不过是个水车罢了。

和他一起被‘流放’的还有一个姓孟的女木工。

没错,是个女的木工匠,而且还姓孟,就是在江南很有名气的‘千工孟家’。

这家传了有两三朝了,发家靠的是木工,给开国皇帝修过宫殿,如今在宫中官封七品,是营造房的掌案。

不知道这女人是怎么会出现在王府里,还在姜子靥手下做事,甚至如今还和他一起被送到了小满村来。

车队在整个庄子最显眼的别院前停了下来,管事领着一大堆人在门口毕恭毕敬的迎接。

顾惜朝下车来,自然被请到了大堂座上。

这管事亲自泡了茶给顾惜朝斟上,却转而把茶壶交给一旁的婢女给孟青云斟茶,脸上倒是挂着热情殷切的笑容:“顾先生请,孟姑娘请。”

孟青云的名字起得很不一般,但她本人却要内敛得多,二十来岁的年纪,却无婚配,不过为人很温和,话也极少,哪怕是对同僚顾惜朝,也是一副三缄其口能不说就不说的样子。

她模样秀气,像个大家闺秀,但那双手却不像个姑娘的手,有力粗糙,厚厚的茧子能把任何娇贵的绫罗绸缎给刮破,也许因此她从来不穿那些料子细腻的衣服,总是穿些棉葛衣裙。

她对管事的区别对待毫无异议,只拿起茶杯来,象征性的喝了两口。

管事先把账本拿上来给顾惜朝查看,他面含微笑的草草翻过这虚实结合的账本册子,也没还给管事,只是按下不提:“此事来日方长,不过你我都得按着主子心意做事,如今最要紧的,就是这修水渠造水车的事,别的都可略放放,只这件事最为紧要。”

管事一惊:“什么?还要修水渠?”

造水车这件事,管事自然是领了命早知道了,但他并不知道还要修水渠。

“我们小满村水源充沛,若光是修水车,倒也罢了,修水渠却是没必要啊。”管事拿来地图,指着流过村中的一条小河说:“不管是灌溉田地还是其他,千百年来靠这一条河就足矣了,若要修水渠,实在劳民伤财,大可不必。”

顾惜朝还没有说话,孟青云开口了。

她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执拗语气,掷地有声的说:“水渠必须修,不修水渠,就造不了这水车!”

《武林外传》是个整体就透着一股欢脱劲,又非常不靠谱的古装武侠喜剧。

但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喜剧的含义,《武林外传》听着多正经啊,不过几人对此都没有多少期待。

一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武林中人,甚至是江湖中拔尖的那一拨,当你在某个行业做到精英级别,再去看外行人给你头头是道的分析业内形势等等,心中恐怕都不由自主的升起几分好笑来。

对于世人热衷的江湖奇闻,在传播过程中妖魔化的云里雾里的那些奇人异事,还有那些人们津津乐道甚至编造的故事情节,比如茶馆里说书先生口若悬河讲的某某大侠的一桩往事,还有读书人纯靠脑补写出来的风云话本,在他们这些人眼里都显得幼稚可笑。

这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是无比的精彩和超出想象,但辛渺再三声明过,这些都是故事。

故事一开始,只略一扫,就知道这是场戏,那布景和演员身上的扮相行头,就是一种明显的戏剧风格,很鲜明迥异的人物形象,有利于观众辨别出他们的身份和性格,因此显得简单而粗糙了一些,不过这也是类比《倩女幽魂》这种如梦似幻般教人一时分不清真实性的逼真电影。

不过比起真正的戏剧,那自然是有台词有音乐有一整个场景,而且没什么难以理解的背景和演绎风格,整体给出来的信息丰富多了,照样看得人津津有味的。

他们还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