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3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,心情好。”

自从在淮安与宿淮分开后,他便被姗姗来迟的周青珩亲自押回了周宅,每日派人跟着,严防死守,就怕他又一不留神就跑路。言锦好说歹说软硬兼施劝了几个月,周青珩才撤了一半的守卫。

不过守卫撤了并不代表周青珩放松警惕,他依旧会在言锦出门后,从每一个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现把人带回去。

比如现在。

言锦刚吃完包子,正伸着懒腰悠闲地享受凉爽的清晨,忽然脚下一顿,直觉不对转身要逃,然而还未逃出几步,转角便对上等候多时的周青珩。

言锦:“………”

他后退一步,想另寻出路,不料身后哗哗一阵响,几名守卫将他后方堵死。

识时务者为俊杰,他选择就地给自己一个台阶,讪笑道:“舅舅早。”

周青珩掀了掀眼皮:“约法三章,念。”

约法三章,是周青珩撤去一半守卫后,为了让言锦安分静养,与他定的约定。

“一,早晚各找大夫看一次脉。二,按时喝药。三,出门和您说。”言锦乖巧应道。

周青珩冷哼一声:“大夫呢?药呢?和我说了?”

大夫是庸医,药被他倒了,至于最后这个……

言锦心虚地摸了摸鼻尖:“这不我起来的时候舅舅你还没醒嘛。”他话音一顿,看了眼周青珩眼下的乌青,突然想到什么闷笑一声,道,“而且舅舅你昨夜因不满刚出生的表弟跟舅母睡,被赶出房门跪了——唔。”

他话还未说完,嘴便被周青珩捂得严严实实。

“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!你说梦话呢?”周青珩脸涨得通红,看了一旁的守卫几眼,拖着言锦便走。

然而难得占了上风的言锦不肯放过他,拿开他的手便道:“想来舅母还未消气,我今晨见乌雪拿了个竹编的蒲团给你继续跪,也不知……”

“哎哟哎哟,小祖宗别说了!给你舅舅留些面子吧!”周青珩连忙道,“有你的信!有你的信!快别说了!”

“又来信了?”言锦一愣。

“对啊,才送来,我去你房间找人没见着,才寻到了这里。”周青珩从怀里取出一封信,“又是你那叫宿淮的小师弟,这个月都第三封了,也没见你回一个,这次怕是催你回信。”

言锦接过信封,方一打开便有东西掉出来,他连忙接住,是几根黄褐色的麦穗,一路奔波中竟也保存得几乎完好。

“嚯,西北的麦子,好东西啊!”周青珩探头看了一眼,想拿一根细看,然而还未来得及动手便被言锦收进了信封中。

“我先回去了,舅舅自便。”言锦摆摆手扬长而去。

“走那么快干嘛?一道吃个早点?”周青珩在后面喊道。

那边言锦遥遥回了两个字:“回信。”

“西北今年丰收,百姓安居。问你一切安好?”

言锦将麦穗放在锦盒之中,展开信纸提笔写下“安好”二字后便交给乌雪寄出去。

“你就写两个字?”系统不可置信道,“人家给你写了那么多封信,你就回俩字?”

“问什么答什么,有问题?”言锦将桌案上的信一并收好,在收到最后一封信时,突然从里面掉出了一朵海棠花。

海棠的花瓣已经干枯变黄,可见摘下来许久了。

他微微一愣,拾起那朵海棠放进信封,这是在去淮安前给宿淮写的那封信,后来因为见着了真人,又得知宿淮要去西北后,便让人将信追了回来。

当时有感而发,一番情义尽书于信中,现在看却有些太过直白的尴尬。言锦紧抿着唇,看也未看一眼,快速将其混在宿淮的信中放进了一个木盒里。

木盒有些旧了,是他父亲先前留给他的,里面放着他最宝贵的东西。

言锦抱着木盒躺倒在床榻中,叹道:“好想回三生堂啊。”

大漠里常刮大风,黄沙满天飞。但绿洲的水渠边麦子长得特别好,金灿灿一片。百姓在烽火台下种地放羊。

林介白抱着一只小羊羔哭道:“我想离开,我想回三生堂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