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904(2 / 2)
兄弟那边正愁投资问题,既然有人带资进组,自然乐见其成。
何况杜笙本身在亚洲就很有号召力,最近又因与泰森决斗一事,闹得全世界沸沸扬扬讨论。
这份送上门的好事,它们傻了才往外推?
至于马丁·斯科塞斯。
他为了这部片筹备大半年,因资金问题扯皮得心力交瘁。
既然b计划与皮特都没想法,那么各方面都挺合适的杜笙,自然就成了最佳替代者。
于是《无间行者》就这样顺利得以通行。
莱昂纳多为了报答马丁·斯科塞斯的提携之恩,还自愿降低片酬至800万美元。
这其实不算什么新鲜事。
因为他跟马丁·斯科塞斯合作的上部戏《飞行家》,就曾将千万片酬自愿降为500万美元。
………
捷足先登
至于杜笙的片酬。
由于在好莱坞还算新丁,但参考他在全球的综合人气与影响力,还是给到280万美元。
杜笙很清楚这算不错了。
他上部客串的《杀死比尔2》,片酬是50万美元。
李联杰出演好莱坞的第一部片,片酬也才50万美元。
杜笙懒得计较,只是让参投的奇迹格斗公司,安排财务与制片去对接审核。
反正这笔钱,一半是当年从地上拣到的,一半是前段时间打卫冕战时下注赢得的。
说来说去,都是灯塔人民贡献,亏了也不心疼。
拍摄时间得半个月后,杜笙计划先回国内一趟。
只是还未起行,就被杜奇峰、庄闻强叫了过去一起聚聚,顺便参观一下让他们向往的好莱坞cg工业。
为什么好莱坞对如此多圈内人来说,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?
当杜笙随杜奇峰迈入工业光魔的基地,才恍然大悟。
这家特效公司是由《星球大战》导演乔治·卢卡斯创立。
《星球大战》系列、《夺宝奇兵》系列、《侏罗纪公园》、《阿凡达》等代表作,就是它的高光时刻。
不可否认,当中的硬件设备、软件工具、人员配置等方面,的确算是目前全球顶端。
尤其是渲染引擎、3d建模、渲染节点等专业,暂时没人能够复制。
也让很多需要制作特效的影视公司,不得不跟他们合作。
说起来,其实早在四十年前,好莱坞就凭借其卓越的特效技术,征服了欧洲观众。
譬如《太空漫游》这部科幻电影,比阿波罗登月计划还要早一年面世。
影片中那宏伟壮观的宇宙景象、设计独特的飞船以及丰富的科幻元素,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。
当人们听到阿波罗成功登月的消息时,很容易将电影中的画面与现实联系起来。
但实际上,灯塔的航天科技虽然领先,但远未达到电影中所描绘的程度。
↑返回顶部↑